top of page

計畫簡介

部落創生共保系統資訊平台

計畫緣起 /

 

山區原住民是弱勢族群,在所有地方創生中,是最不容易有效改變的區域,但也是最應該投注心力的地區。然而現有協助與輔導不能再使用既有模式。數十年來容或有小範圍改變,但沒能真正在原住民部落全面改變,以致於成果有限。我們需要創新的設計,才能有效改變原住民的宿命。為有效推動此構想,將透過本畫達成以下目標:深入調查部落之自然生態農法及土地分析,參與者共保系統的建立、建立部落生態多樣性與環境因子之AI分析技術與資訊呈現平台以及跨域專題培育課程與文創行銷策略,以達永續經營之效。

 

本計畫為逢甲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部落創生的參與者共保系統計畫」,希望能實質改變部落的產業結構,達到地方創生目的,從原住民部落最寶貴、最有價值的自然農法出發,建立足以改變其產值的服務設計,以解決部落當前面臨的困境。傳統的第三方認證雖然能確保品質,但過於僵化的制度與外部高成本和外行管理內行的問題,往往沒有辦法吸引友善與有機的在地耕作,無意中阻止了小規模、多樣化的生產,扼殺了許多有機運動。在意識到此問題後,IFOAM的PGS試著在不取代原有第三方認證的作法下,尋找互補的解決方案。

 

為了確保資料的信效度以維繫這整套系統的社會信任,可驅動、可持續、可評估與可複製的行動方案是必要的。建立在組織架構裡的行動方案,透過由上往下層層管理開發以及由下往上層層學習反饋,可以創造PGS的行銷內容以及發展空間。目前國內自然農業的發展正是受限於這最後一哩路而難以實現,急需一個可以操作的行動方案。據此,科技的、學習的、行銷活動的協同是這一整個計畫案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逢甲大學整合上述關鍵活動與關鍵資源,聚焦在部落創生的優勢和強項。

 

本計畫亦將給合科技與AI技術,實踐部落生態多樣性的AI分析技術,並將建立一套擴增實境 (AR) 系統、包含建立Unity開發環境、開發過程會與所有子計畫合作緊密相扣,並成立課程及培訓團隊,透過在地青年的種子培訓、在校學生的深耕專題,開發「原民部落自然生態農場」網路平台,讓部落年輕人能夠有尊嚴地返鄉務農,創造價值,並導入創意的元素,深度發開部落的文化價值。

團隊主要成員 / 

翟院長.jpg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社會創新學院院長、通識中心主任

​翟本瑞

主持人、計畫規劃與統籌、主持子計畫一「部落DNA分析團隊」

2019052001_edited.jpg
逢甲大學合作經濟與社會事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逢甲大學社會事業經管中心主任

汪浩

共同主持人、主持子計畫二「共保系統建置團隊」

%E8%A8%BB%E8%A7%A3%202020-04-27%20213054
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兼綠色產品研究中心主任

朱正永

協助子計畫一的原住民區域DNA調查,協助子計畫三的農場環境因子調查與水質土壤分析。

T29_FCLin.png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林峰正

共同主持人、主持子計畫三「生態環境分析團隊」

IMAG4674-EFFECTS_edited.jpg
逢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人文社會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余風

協同主持人、主持子計畫四「創新教學與行銷團隊」、文化加值應用、數位敘事平台建置及文創行銷設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