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計畫

本計畫希望能實質改變部落的產業結構,達到地方創生目的,從原住民部落最寶貴、最有價值的自然農法出發,建立足以改變其產值的服務設計,以解決部落當前面臨的困境。傳統的第三方認證雖然能確保品質,但過於僵化的制度與外部高成本和外行管理內行的問題,往往沒有辦法吸引友善與有機的在地耕作,無意中阻止了小規模、多樣化的生產,扼殺了許多有機運動。在意識到此問題後,IFOAM的PGS試著在不取代原有第三方認證的作法下,尋找互補的解決方案。
為了確保資料的信效度以維繫這整套系統的社會信任,可驅動、可持續、可評估與可複製的行動方案是必要的。建立在前節組織架構裡的行動方案,透過由上往下層層管理開發以及由下往上層層學習反饋,可以創造PGS的行銷內容以及發展空間。目前國內自然農業的發展正是受限於這最後一哩路而難以實現,急需一個可以操作的行動方案。據此,科技的、學習的、行銷活動的協同是這一整個計畫案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逢甲大學整合上述關鍵活動與關鍵資源,包括農業科技管理的逢甲大學科技能力、行銷科技如奧丁丁區塊鏈,實體通路如主婦聯盟全國通路,農產加工增值如豐泰基金會等,聚焦在部落創生的優勢和強項。
本計畫亦將給合科技與AI技術,實踐部落生態多樣性的AI分析技術,並將建立一套擴增實境 (AR) 系統、包含建立Unity開發環境、開發過程會與所有子計畫合作緊密相扣,並成立課程及培訓團隊,透過在地青年的種子培訓、在校學生的深耕專題,開發「原民部落自然生態農場」網路平台,讓部落年輕人能夠有尊嚴地返鄉務農,創造價值,並導入創意的元素,深度發開部落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