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擦乾淚水停止沉默——瑪姮‧巴丸的賽德克故事

清流部落位於南投仁愛鄉通往惠蓀林場的路上,是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小小賽德克聚落,由於地處北港溪、阿比斯溪、眉原溪流匯之處,水源清澈適合耕種稻米、梅樹、苦茶樹等農作物,因而得名「清流」。近年來清流部落因國片《賽德克‧巴萊》突然聲名大噪。莫那‧魯道的抗日故事在商業劇本的操作下突然跳脫歷史課本變得廣為人知,一時之間褒貶兩議、各有立場。今年是霧社事件的第90年,我們有幸訪問莫那‧魯道的曾孫女——瑪姮‧巴丸女士,由瑪姮告訴我們她眼中的賽德克故事。


瑪姮的名字是繼承外婆,也就是莫那‧魯道的女兒——馬紅‧莫那。作為霧社事件的倖存者更是莫那‧魯道的遺族,馬紅承擔了親族驟逝、家園瓦解的傷痛,終其一生以淚洗面,獨自面對日本人在霧社事件後持續於部落間搜捕清算的壓力,與其他族人因為立場不同產生的誤解,「馬紅」這個名字是代表著傷痛、不願回首的過去,只能任由事實沉沒於歷史的洪流、沉默安靜絕口不提,也讓繼承名字的瑪姮曾經一度抗拒排斥。



在因緣際會下瑪姮參加了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演出,赫然發現原住民部落文化傳承最大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下一代,要靠影音媒體來了解自己的歷史?而且這樣的歷史還是經過創作及刪修的版本!」瑪姮開始積極返鄉,成立文化藝術團,帶領著部落的孩子們認識、推廣賽德克族文化,成為孩子口中的「團媽」。文化藝術團草創初期,文化師資難尋,只能借用附近泰雅渡假村的老師,教導孩子泰雅族樂舞,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摸索與三顧茅廬的探訪部落耆老,終於將賽德克傳統古謠帶入文化藝術團,但傳統的古謠乘載著厚重的部落血淚故事,總帶著哀傷。瑪姮選擇擦乾眼淚,重新改寫歌詞,唱出屬於賽德克族的故事與心聲。


歷史不該被遺忘,它該被記憶及學習,更應該勇敢面對、走出未來。瑪姮談到霧社事件中賽德克族各部落的角色,不管是親日、抗日、中立,各有立場,也都沒有對錯,只是先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為了讓部落生存、保全族人生命所做的抉擇,同為賽德克族,不應該因為先人的立場影響後人的價值判斷。「原住民是沒有仇恨概念的」瑪姮說。隨著時間推移,文化藝術團的教學與公演逐漸上軌道,部落孩子學習著自己的文化,建立深刻族群認同,更將這樣的精神帶回家庭改變了父母,加深了部落的情感與文化連結。在瑪姮‧巴丸身上,我們看到賽德克族人的柔韌與堅強,透過學習與教育,即便曾經歷了沉重而傷痛的歷史,都能創造希望、邁向未來。


文稿/蔡郁青

照片/蔡侑峻、陳儀庭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