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古樓部落文化深度巡禮

已更新:2020年8月25日

逢甲大學本學期執行之教育部USR部落創生的參與者共保系統計畫,由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翟本瑞教授帶領參與計畫的師生團隊於2020年8月7日至9日至屏東來義鄉古樓部落進行深度文化參訪。本次活動除了考察古樓部落在地小農的部落自然農作物外,更藉此機會參與排灣族情人節「Papuljiva」活動,體驗傳統排灣族文化與部落生活。

逢甲團隊於古樓部落合影


USR部落創生的參與者共保系統計畫,希望透過大學端的專業力量改變部落產業結構,協助部落自然的農產品加入PGS共保系統,並走進電子商務及文創行銷,吸引部落青年返鄉。此次參訪經由來義村長趙志強、中興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田秀妹、大後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秀英、青年會前任會長沈智彥,以及現任會長許冠文、排灣文化導覽員張玉美等人安排接待,參訪排灣族小農種植之龍鬚菜、金銀花、小米、芋頭、紅藜、樹豆等物產。古樓部落因地處大武山西麓,土壤多為礫質,水流不易聚集,日治時期日籍工程師鳥居信平為解決豐水期水源混濁、枯水期水量不足的問題,於來社溪與瓦魯斯溪匯流處,興築「二峰圳」,聚集大量伏流水用來灌溉古樓部落。翟本瑞院長及本校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中心朱正永教授、社會事業發展經營管理研究中心汪浩教授、中國文學系余風教授、資訊工程學系林峰正教授與古樓部落族人共同商議,希望以自然農法加入PGS共保系統為核心,結合大學端的專業知識與AI科技,發展在地農產特色,配合行銷推廣部落品牌,創造價值。

古樓部落重要灌溉水源「二峰圳」

部落青年帶著計畫團隊考察古樓的自然生態


除了考察農作物及拜訪小農之外,8月8日適逢排灣族情人節「Papuljiva」,有著「送情柴」的傳統。本次「PAPULJJIVA」活動,依循古禮,準備了五組由相思樹綑綁的情柴,讓遊客體驗道地排灣族傳統情人節,遊客在部落青年的協助下,將重約15公斤、長度超過1.6米的樹材扛上肩膀,步行約三百公尺的下坡抵達本次活動會場——古樓國小。收整成束的柴薪並不重,困難在於必須找到重心,並挑選較為光滑的樹枝作為支點壓在肩膀上,加上排灣族自古居住地靠山坡維生,也自詡為「斜坡上的民族」所以聚落坡度落差大,背上柴薪更難以平衡。遊客在部落青年的引導及幫助之下,費盡心力、相互合作把柴薪送達會場後,展開古樓部落一系列傳統情人節活動。


在主辦單位中興社區發展協會、古樓部落kuljaljau青年會的安排下,古樓國小已經準備好了十分具有原民特色的創意市集,販售傳統美食、帶有排灣族元素的服飾配件、另外還有當地歌手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其中更有排灣族傳統樂器「鼻笛」演奏,綿長悠遠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為讓遊客能更貼近排灣族「PAPULJJIVA」傳情文化,主辦單位更準備了情柴鑰匙圈手作課程,利用小樹枝與皮繩讓遊客體驗綑綁柴薪,製作出的鑰匙圈可作為活動紀念品隨身攜帶,創意十足。

計畫團隊參與扛情柴運動會


出身於古樓部落貴族後代家朱正永教授特別指出,逢甲的計畫團隊除了在自然農法及PGS共保系統的建立外,亦能結合古樓的人文歷史資源,透過歷史研究、文化創意及數位行銷等方式推廣古樓乃至於排灣族的文化,也因此逢甲團隊成員包括合作經濟、中文、水利、資訊等系所的教授及學生,並由人文社會學院主持,從課程、專題、實作整合彼此的專業力量,共同完成部落創生的USR專題,亦展現了逢甲團隊的跨域合作的行動力及優勢。

計畫團隊採訪部落高齡九十歲的耆老,並透過翻譯講述古樓的由來


文稿/蔡郁青

照片/蔡侑峻、張心瑜、陳怡雯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